中国科学家在湖北武汉进行的血清流行病学跟踪调查显示,当地新冠状病毒抗体阳性人群中,有40%的人有能有效抵抗病毒的抗体,且至少持续9个月。研究结果19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
本研究揭示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血清抗体的动态变化,对疫苗保护时间的评价也有参考价值。研究还显示,调整后人群抗体阳性率为6.9%,说明即使疫情爆发,武汉市也只有一小部分人群受到感染。
本文主要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王晨,他说,评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并具有免疫力的人群比例,对于制定有效的疾病防控策略,降低未来大流行的可能性非常重要。
本研究是武汉市首次开展的长期血清流行病学随访调查。也是世界上观察时间最长、随访次数最多的前瞻性长期血清流行病学随访调查。由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完成。
2020年4月武汉市“重启”后,研究人员采用严格的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武汉市辖下13个区3556户9542名居民的代表性样本进行了NCV抗体检测,并于6月、10月至12月进行了随访。
新的冠状病毒肺炎是由全球多个国家的研究诊断。按血清抗体阳性率计算的病例数明显高于新发冠状肺炎病例数,两者之比均在10倍以上。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感染者都是无症状的轻度患者,可能没有经过检测或住院治疗。
论文合著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任丽丽认为,无症状患者的抗体水平低于确诊和有症状感染的患者。这一现象对今后的精准防控工作具有指导价值。
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已被我国卫生系统成功控制,资源远远落后于检测、溯源和治疗。国际著名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家理查德·斯特拉格纳同时在《柳叶刀》上发表评论指出,这项研究使人们对大流行中城市人群的自然血清转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是描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了解大流行下免疫状态的重要里程碑。(结束)